某民營企業A是一家醫藥制造企業,分別在國內及海外等地設有分公司,下設多個生產研發基地,其中以某一處生產研發基地X為例,目前所采用的靈活用工形式包括崗位外包、短期用工。A企業會根據不同階段不同場景下的用工需求,以“組合拳”的形式靈活配置人手,以達到最優的用工效率,實現人員穩定與彈性用工之間的平衡。
生產基地X于2017年開始籌建,到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在用工方面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平臺建設期
憑借A企業在行業內積累多年的雇主品牌和業務影響力,HR部門通過網絡招聘平臺、社交媒體、員工內推以及獵頭等方式吸納國內外中高端人才,從而搭建研發、生產管理、質量管理、EHS等核心部門。
第二階段:業務拓展期
后期進入業務拓展期且隨著訂單量的增加,除了主要的部門崗位外,X生產基地需要大量基層員工例如生產普工、倉儲物流、QC/QA(品質控制/保證)文員等。
這些崗位門檻相對較低,屬于工作重復性高、用工成本高、人員流失率高的崗位。同時,員工職業發展與公司人才定位不匹配,導致招工困難,效率低等問題。
對于靈活用工的思考與嘗試
基于企業戰略、用工成本以及基層崗位特點,HR部門開始考慮采用靈活用工的形式。但在初步探索后,發現以下問題:
(1)哪些崗位適合靈活用工?
雖然基層崗位門檻低,但鑒于醫藥制造行業的特殊性,A企業對員工年齡、學歷、技術水平、相關經驗的要求比傳統制造業高。并且部分崗位如生產普工,在員工入職后,須接受3個月的專業培訓方可正式上崗工作。如果要采用靈活用工方式,HR部門和用人部門須明確崗位畫像,并與三方人力資源機構充分溝通,和用工市場進行匹配,看該崗位是否適合靈活用工模式。
(2)靈活用工的利弊分別是?
· 利:
提供崗位外包、勞動派遣等服務的三方人力資源機構能夠快速批量招聘,緩解基層崗位供給上不足;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入離職管理、職業意識培訓、薪酬福利發放、員工關系管理等事務性工作,規避一定的用工風險。A企業在使用靈活用工的出發點更傾向于前者,即保證用工及時到位。
· 弊:
員工在工作中需要歸屬感,才能保持相對穩定,然而靈活用工常常難以很好地滿足員工在這點上的訴求,市面上很多求職者無法接受靈活用工,因此影響到靈活用工方式下員工的供給量以及相對穩定性。而這點也取決于三方人力資源機構的自有人才庫儲備以及員工管理水平。
靈活用工供應商的選擇策略
制造業靈活用工供應商市場魚龍混雜,既有小型勞務派遣公司,也有區域性或者全國性的人力資源集團,這就要求企業慎重選擇供應商。A企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篩選供應商 :
(1)企業背景
優先選擇規模較大、有集團背書、有相關行業資質的供應商,規模和資質往往代表該供應商對自身的定位,也是操作合規的保障;另外,供應商企業構成人員的背景也會重點考察,例如這些人員過往的工作經歷等。
(2)業內口碑
了解供應商曾經合作過醫藥制造行業內哪些企業,向同行詢問具體合作情況。
(3)本地化服務水平
全國性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可能在部分區域內的服務團隊規模較小,當地人才儲備不足,需求響應速度慢。如果人員都是從距離X生產基地所在地較遠的地區引入的,后期的穩定性無法保證。
(4)標準化的服務流程
具備一套完善且標準化的服務流程是供應商專業程度的體現。在合作過程中,雙方按照既定流程溝通和配合,解決用工過程中的問題如工傷,能夠極大提高招聘和用工效率。
X生產基地的靈活用工實踐
從以上幾個角度出發,綜合比較幾家人力資源供應商后,A企業的HR部門最終選擇了與卡思優派合作。從2021年初,卡思優派通過崗位外包的方式持續為X生產基地輸送優質人才。
卡思優派依據A企業的實際用工現狀和發展需求,調研醫藥制造行業的用工特點,提出了定制化用工方案。A企業結合建議,將普工、QA、QC、倉庫文員等崗位的勞動關系、五險一金、發薪報稅等人力資源事務性工作外包給卡思優派。
為了滿足A企業短期內批量用工的需求,卡思優派以客戶為中心,配備了優秀的外包服務團隊,全力調動自有人才庫和各個招聘渠道,日常儲備高匹配度的人才,實現100%滿足交付的目標。
另外,為了提高靈活用工人員的歸屬感,卡思優派為員工提供節假日禮品、生日會等福利,舉辦一系列員工關懷活動,針對員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及時答疑解惑,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員工的在職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