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杭州一名22歲女孩連續熬夜加班后,在工作時突發疾病,送醫搶救無效死亡;8月初,河北省石家莊晉州市一名62歲女工夜班時間猝死。而這樣類似的猝死事件并不止這些我們能在新聞上看到的,在沒有看到的地方一直在上演。
在這篇文章里,卡卡不會去深挖這些事件背后的故事,畢竟篇幅有限。在這里,卡卡只會問一句,企業用工管理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得到真正的規范?就說之前大廠宣稱的“996”“007”這些“福報”,真要打工人享受個半年,卡卡不信打工人的身體不會受到影響。
而對于連續夜班而言,其實傷害更大的是倒班,卡卡在求職初期有做過1年左右的“夜貓子”,但是除了日夜顛倒外,身體方面倒是沒什么異樣,但后來因為同事離職缺人,公司就開始了“倒班制”,只持續了一個月,卡卡就受不了離職了。
而在杭州女孩這則新聞中,人社局通報調查情況,表示雖然女孩在此期間每日工作時長未超過法定上限,但公司用工管理存在不規范,將嚴肅查處,目前已督促公司對家屬進行人文關懷和救助,切實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每天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除此之外,就算員工“自愿加班”,只要超過了44個小時,那么企業也是違反了勞動法的規定的。這也是為什么在歐美國家,甚至有公司到點拉電閘趕人的行為。但就目前國內國情而言,剛剛走過了“福報論”的我們,無論是監管還是執行,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卡卡只希望,在這條路上,少一些生命的逝去,多一些人文的關懷,這條路能走快一些的話還是走的快一些吧。